11 2024-07

靠创新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来源:bob游戏平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11 00:06:14

  

靠创新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长长的柏油路上,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停在路中间。第一道指令下达后,“天空”下起了中雨。前车以3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进,后面智能驾驶的测试车以5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进,忽然前车发现前方有静止的障碍物,立即切换了车道,后车识别到静止障碍物后立即紧急自动刹停。

  第二道指令后,光照调成清晨的参数,“天空”飘起大雾。前车依然以3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进,后车依然以5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进,在进行了两秒钟稳定跟车后,选择主动超车,进入更安全的车道。此时,前方有障碍物,测试车缓慢地减速后刹车。

  第三道指令后,所有灯光全部关掉,路上一片漆黑,一辆汽车静止在路边。远处,智能驾驶测试车疾驰而来。忽然,静止的汽车前窜出一个非常矮小的儿童假人模型。伴随着刹车声,汽车在离假人2米处稳稳停住。

  这一切,都发生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南角的中国一汽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内。这是国内唯一面向智能驾驶,实现雨、雾、光环境可控的智能驾驶环境模拟实验室,也是全球首个顶级规模、模拟要素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驾驶环境模拟实验室。每天,一汽红旗的智能驾驶技术,在这里被反复测试。

  曾经,在这座“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从这里下线。如今,创新让这个民族汽车品牌更有底气。

  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一汽正加速向成为“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造价值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的目标阔步前进。

  2023年7月14日,一汽科学技术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总面积26万平方米,可容纳约3000名技术人员开展创新研发。

  一汽智能网联实验室,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实验室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设备254台套,大多数都用在红旗全系车型的自主开发和测试验证,实验能力覆盖面非常大。

  实验室中,一个接一个场景连续上演。比如光,通过色温控制,可以模拟从清晨到日落的全天光照条件;再比如雨,可以模拟出从小雨到暴雨的不同状态;还有雾,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中从轻雾到浓雾的不同类型。

  “我们为何需要测试清晨有雾的场景呢?”一汽智能网联实验室里,一位工程师自问自答。“因为在像重庆这样的城市,一年中接近1/3的早上是有雾的。我们的车一定要考虑在每个地方的驾驶情境,确保智能驾驶安全。”

  行人横穿工况测试、跟随前车突然减速工况测试、自动车道保持工况测试、交通拥堵辅助工况测试、高速公路辅助工况测试、单车或多车复杂交通流行驶场景模拟……实验室本身,也在不断迭代升级行驶场景,适应智能出行时代的要求。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开发半消声试验室,如今是国内技术指标最先进的试验室。

  穿过外房,就进入了科幻感十足的内房,内房与外房通过橡胶隔振系统连接。里面,银白色、蓝色的墙壁材料都呈三角形,白色的地面一尘不染。正中间,摆着一辆5.6米长的红旗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很快,所有进入这个房间的人都发现,自己说话声音变小了,听别人说话也需要凑上前去。

  “墙上的三角形材料,其实都是尖壁吸收声音的材料。”NVH试验室负责人毕金亮和记者说,这个试验室,专门测试车辆的NVH性能。“最近几年,用户关切这个性能,可以说,在用车体验中,车内安静,振动小、没有异响,相当程度体现了车辆的品质和工艺。”

  毕金亮说,在这个试验室里,背景噪声做到了12.9分贝。“有可能可以这么理解,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的沙漠里,背景噪声也会有20分贝,我们这里比那种环境更安静。”

  毕金亮解释,之所以将背景噪声做到这么低,源于开发红旗产品时的高要求与严标准。他举了个例子,某款汽车中控屏总有一个电流声,但在外面根本测量不准,拿到这个试验室后,才发现有大约30分贝,声音来自于一个小电容的电磁振荡,经过改进,将这个电流声降了下去。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星级评价中,红旗产品多次荣获五星安全评价。据了解,这一评价是对车辆进行全方位安全性能测试,包括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等。

  厂棚中,两排黑黄相间的路障,围起了一条260米长的红色轨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正在挂载的是一个模拟卡车尾部的壁障,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去撞击后,观察碰撞效果。而在中央碰撞区域,安装了一排补光灯,再用高速摄像机对碰撞过程进行拍摄,拍摄帧率能够达到每秒2000帧到3000帧,360度无死角记录碰撞时车辆的整体变形过程。

  另一条碰撞轨道165米,包含35米的户外轨道,专门用来进行相对危险的试验工况,比如汽车的电池包性能测试。在试验室,配备了特殊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并有专人24小时驻守,确保如果出现火灾,能在3至5分钟内控制火情。

  离碰撞轨道不远处,是行人保护试验室,主要考察车辆与外部行人碰撞后,对行人的保护情况。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假人模型大都价值不菲,在内部布满了传感器,在反复碰撞试验中,看车辆如何更好地保护行人。

  这里还有模拟台车试验室,工作人员们正在对处于研发过程中的汽车进行详细测试。

  一汽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园区内,随处可见无人驾驶小巴车的身影。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技术创新管理部副部长徐旭说,这些小巴车事实上已能在园区实现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停行驶。

  秘诀,在园区内设置的130米无线充电道路上。作为国内首个集成智慧能源系统的汽车产业园区,这里面向智能驾驶铺设了专用道路,实现智能驾驶动态无人驾驶

  软件开发、测试验证等全过程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流程,构建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软件升级技术能力及流程体系。

  事实上,这项工作一汽始终在推进。今年4月,在中国一汽第五届科技大会上,一汽与众多产业链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合作“打开门来搞创新”,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比如,一汽将与大疆车载共同打造技术领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与亿咖通在座舱域控有关产品设计与开发、生态终端相关这类的产品合作共创、车联网生态运营及运维等维度开展合作……

  机器人,先进行螺栓、螺母的预埋,随后进行数字化检测,轮胎通过举升机和高速滚床全自动化配送到相应高度,安装在机器手上的视觉扫描系统对整个轮盘进行扫描,确定5个螺栓拧紧点的位置后,仅需52秒时间,4个轮胎上的20个螺栓就能装备完成。同时,相应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

  智能机器人还有很多,通过机器人间的协作,实现整车前后风挡玻璃、轮胎、座椅等全自动装配,机舱管路、胎压等实现在线全自动检测。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到100%,涂胶自动化率达到97%,总装自动化率达到30%。

  作为一座智能化工厂,繁荣厂区能够最终靠工厂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线上的全部关键特性数据,对整车3000余个拧紧、加注、涂胶等关键特性进行全程管控和数据存储,并与车辆合格证进行联网绑定。假如慢慢的出现不合格工序车辆无法打印合格证,无法出厂销售。通过装备能力的提升,以及质量预测、监控、追溯系统的应用,繁荣厂区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对关键工序100%防错、关键参数100%监控。

  4月18日,在中国一汽第五届科技大会上,中国一汽正式对外发布了阩旗技术“SIGHT(洞见)531”发展的策略,在安全、智能、绿色、健康、美妙方面做出详尽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红旗品牌聚焦重点技术方向,着力攻克983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涵盖了纯电、混动以及智能技术路线的“三大技术平台”并为之迭代赋能。据了解,阩旗技术发展的策略已成为推动中国一汽科学技术创新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动能”。

  电机电驱动开发部部长王斯博和记者说,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技术创新密集型的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不断改变广大新老用户出行的体验。

  展望未来三年,一汽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全面创新驱动将始终是一汽发展的主线。比如,明确未来三年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四大关键指标,这中间还包括,坚定“打造世界一流技术”目标,实现科学技术创新质量再上新台阶。再如,坚持用卓越技术创造卓越价值实现商业成功,坚决树牢“销售式研发、货架式供给、传播式技术”研发理念,等等。